議論文是中文寫作考核中不會缺席的一種文體,甚至到了大專界,學術論文也是議論文的的一種。因此,懂得如何寫好一篇議論文是提升各位學術水平/學業分數的重要一環。鑑於先前筆者已經談論過撰寫中文學術論文的要點,故本文將不會重複相關內容,反而多把筆墨集中討論如何撰寫一篇中學的議論文。
案:本文會以2020年和2022年香港考評局所公布的第四/五級寫作示例作為例子,所以歡迎各位同學往下看之前,先到網上尋找這兩篇文章。
「送禮之我見」:https://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Subject_Information/chi_lang/2020-Sample-CHI-Paper2.pdf
「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
https://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Subject_Information/chi_lang/2022-Sample-CHI-Paper2.pdf
(1)立場
立場是議論文的一大特色,同學必須在文章的開首部分交代自己的立場。有些時候考試的題目並不會出現「你同意嗎」這些字眼提醒你給予立場,但是同學們也要有給予立場的意識。
立場的部分除了同意 / 不同意以外,其實還可以部分同意(但比較難)。
以「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這個題目為例子,你可以說:
現代社會波橘雲桅,為了適應這個一息萬變的社會,發展多元人生的確能夠保障我們的生活。然後,如果從藝術層面來看,專精一事卻能發展我們的專長,讓生活藝術化。
每個立場其實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所以選定立場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你有多少例子寫那個立場。
(2)引言
引言的部分,同學們在給予立場之前,可以嘗試使用「描述社會狀況」的手法入文。以「送禮之我見」為例子,第四級示例中的考生一開始就表示送禮和收禮在古時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然後從古代說到今日,表示過年、生日、情人節這些日子我們都會送禮等。然後第五級示例的考生也表示中國人是個重禮的民族,然後提出仁義禮智等說法。
如果同學們不知道該什麼時候帶出自己立場的話,你們可以先在引言部分以「描述社會狀況」的手法概述社會情況,然後在藉著這種情況帶出自己的立場。
但當然,你也可以在引言部分拋下疑問,然後再在正文部分呈現自己的立場。例如2020年第四級示例中,考生就拋下一句:「可是,送禮的意義是什麼呢?」引起讀者思考,然後再在正文細說。
(3)例子
例子佔了議論文很大的一個部分。打個比方的話,議論文的例子就和記敘文的修辭/寫作手法一樣,尤其重要。舉例來說,筆者會建議考生多舉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儒家、道家etc),或者中國歷史相關的內容,畢竟這是中國語文科。但其他古今中外的例子,也是可以的,只要有足夠例子支撐你的論點就沒問題。
例子的重要之處能在2020年第四級示例的評語中看見,評分老師寫道:「整體而言,考生從送禮的本意和現象,就不同⻆度論述與送禮相關的看法,論點合理,間有舉例以證,但多為泛泛之談;論據妥貼,尚具說服力。」
這就說明了,儘管論點再好,但沒有例子的支持,那也只是泛泛之談,上不了五等。
但如果說沒有例子怎麼辦?你可以嘗試「設例」。「設例」是說透過假設,擬定一個例子。比如說:「假設一個人他十分愚蠢,但老闆卻誤以為他是個聰明之人,讓他意外地獲得老闆的賞識。可惜他卻因此而滿足,不思進取,最後被其他勤奮的員工趕上,而他卻只能原地踏步。」這裡就透過「設例」手法,假設一個例子,帶出「驕傲最終會讓人原地踏步」的道理。
但要注意的是,設例不應該使用太多,最好使用一次就夠了。因為這種例子的說服力很弱,只是將就使用的下下策而已。
(4)「論」的過程
所謂議論文,就是要有「論」的元素。「論」就是所謂的推論,也就是解釋、「吹水」。舉個例子說明,2022年第五級示例中,考生其中一個分論點是「多元的人在社會上更較專一之人吃香」。這裡有兩個重點:(1)多元之人、(2)在社會上更吃香。
所謂推論就是要解釋這兩點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多元之人」和「在社會上更吃香」有關係呢?
考生表示:
(1)如今世界變化急速
(2)專精之人被多已被時代取代
(3)相反,多元發展之人能夠應對社會的變化
(4)多涉獵其他行業能夠享盡各行各業的機會
這位考生從1到4,一層一層推論下去,然後再提出「電子錶」、「斜槓」、「小老闆紫菜」多個例子指出自己的推論。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5)結論
結論的作用是為了歸納全文的重點。所以,同學不應該再結論部分提出嶄新的觀點,反而應該是要整理各個分論點的重點,然後重申立場即可。
以上就是筆者就著中學議論文書寫所分享的心得。如果各位同學仍不清楚該怎麼寫議論文,或者自己寫好了一篇議論文,想要筆者給予評價/批改的話,歡迎PM @ugfn1000 查詢。
筆者在此祝各位學業進步!
更多資訊: @essayC
By 隊員AG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